王斌,1973年8月出生,男,籍贯陕西,汉族,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职新疆农业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数据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教学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等相关工作。承担并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州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发表科技论文7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9项,农业实用技术影视作品3项。长期从事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的各类信息化项目60余项。
耿飞飞,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直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及信息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网站建设等相关工作。“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区级骨干教师。发表了《计算机网站建设的规划设计及其实现》《网络安全中的密码技术研究》《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安全性问题分析》及SCI、EI等多论文。
王悦,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工程师。曾担任中小学一线教师,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工程与网络安全、电子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信息数据工程加密保护分析、教育模式的改革与信息技术等。现工作单位是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机构编制数据研究服务中心。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数字校园迈向智慧校园阶段,教育模式也从传统教育变革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智慧教育。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在翻转课堂、MOOCs等学习方式的冲击下,必须大力建设智慧校园才能创设智慧教学环境,推进课程形态、教学范式、评价模式、教师发展、教育管理等的变革,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态。在智慧校园环境下,一切活动将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下变得可视化,通过量化分析进行精准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和决策机制,为培养创新型、智慧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服务。
智慧校园建设是对现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升级,是新一代的教育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对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有助于智慧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建设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对智慧校园的系列研究和实践,在教育信息化走向更高级的智慧教育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认真梳理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的研究成果,厘清智慧教育研究发展现状,反思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效果,对于学校智慧校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针对目前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随着智慧校园中的硬件资源越来越多,如何更有效地收集资源、处理资源及利用资源,成为目前智慧校园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书首先从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介绍入手,针对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智慧校园教学环境建设,以及智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另外,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教学探索、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做了一定的介绍;还对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队伍建设了简要分析。
第一章 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智慧校园建设思路及原则
第二节 构建教育大教据平台
第三节 智慧校园建设内容及应用
第二章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第二节 物联网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第三节 云计算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第四节 虚拟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第五节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第六节 智慧校园的实施维护及推广
第三章 智慧校园教学环境建设
第一节 智慧教学环境概述及类型
第二节 智慧教学环境建设
第四章 智慧教育资源平台建设
第一节 智慧教育资源平台概述
第二节 核心问题及平台分析
第三节 系统构建及应用分析
第五章 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智慧教学探索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教学媒体创新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完善
第六章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第一节 教学资源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获取
第三节 图像与音视频的编辑加工
第七章 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概述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目标与策略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核心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